
9月28日,2022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創新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辦,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等多位著名院士、學者、醫療專家、行業精英匯聚一堂,展開了一場關于醫療創新與智能制造的“高端對話”。
▲2022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創新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在深舉辦
近年來,深圳市全力打造包括高端醫療裝備器械在內的“20+8”產業集群,加快推動智能制造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全力發展醫療器械產業,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高端創新機構、重要行業組織,特別是2020年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深圳,為深圳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深圳醫療器械產業出口占全國13%,穩居全國大中城市的首位,今年上半年深圳市高端醫療器械集群增加值達152億元,增長15%。
開幕式上,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卓文表示,希望以本次會議為契機,融合多方創新資源,構建研發生產與推廣應用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助力深圳市高端醫療裝備產業發展邁上新的臺階,深圳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給予大力支持,做好產業服務。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秘書長池慧線上致辭指出,深圳是一個創新思維活躍、創新行動快速的地方,在醫療器械的政策支持、研發生產上力度很大,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也將充分用好專家資源、助力解決技術問題,支持醫療創新與智能制造的持續發展。
作為深圳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與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聚焦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時代要求,助力深圳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聚發展高地。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表示,深圳先進院將繼續推動創新鏈的全過程發展,助力高端醫療裝備產業發展,希望通過此次論壇加強學術與產業對接,增進產學研合作,未來在深圳這片熱土上創造更多的優質成果。
代謝磁共振成像技術、毫米波異質集成、生物陶瓷、零磁醫學、稀碳纖維、醫學人工智能……論壇上,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及徐本宗院士、周玉院士、房建成院士、張錦院士、毛軍發院士、顧東風院士等應邀作主題報告,展現醫療器械融合智能制造的新成果、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的新突破。
▲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博士作《Using Imaging to Understand Complex Systems》的主題報告
近日,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到訪深圳,相繼參訪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并現身本次論壇作《Using Imaging to Understand Complex Systems》主題報告,介紹了其在醫療成像技術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此次論壇由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聯影醫療、深圳市聯影高端醫療裝備創新研究院主辦。
現場觀點
海內外院士專家匯聚深圳
共話醫療創新與智能制造
9月28日,2022粵港澳大灣區醫療創新與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辦,海內外院士專家匯聚,上演了醫療創新與智能制造的思維盛宴。徐宗本、周玉等7位院士應邀作大會主題報告,展現醫療器械融合智能制造多學科交叉發展的新成果和前沿技術的新突破。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徐宗本教授介紹了他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下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的思考,他認為,人工智能與醫療健康的結合必然帶動新業態產業,政?、醫院、資本、技術的深度合作是關鍵,但信息技術是核心驅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周玉教授在論壇上介紹了鈦表面微弧氧化+微波水熱處理涂層制備工藝組織結構與生物性能。周玉教授認為,微弧氧化-微波處理是新一代牙根表面處理技術,可以在市場上量產的鈦牙根種植體表面實現微弧氧化-微波水熱活化處理。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房建成教授對“超高靈敏極弱磁場和慣性測量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做了詳細介紹,探討極弱磁場國家大科學設施在醫療裝備領域中的應用。他認為,極弱磁場測量技術的發展是人體功能信息成像的新手段,應用此技術的“零磁醫學”或是中國醫學趕超世界醫學的“新賽道”。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張錦教授做了《烯碳纖維的控制制備與應用探索》報告,提出要充分利用纖維的獨特性能,創造出力學性能優異和結構功能一體化的烯碳纖維,解決產業化應用中的技術難點,發掘新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校長毛軍發教授作《毫米波異質集成技術》的主題報告,介紹了基于異質集成技術最新進展,特別是侵入式生命體征探測毫米波雷達技術,可實現對心血管疾病的監測與早篩,具有非侵入式、對光線不敏感、可穿透性、高準確性、可穿戴、24/7連續監測的優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顧東風教授認為醫學人工智能可助力心血管診療,其中,多功能手表、腕式血壓計等可穿戴設備可實現個體心血管健康指標長時程動態監測,便于疾病初篩或預警;人工智能可快速處理大量醫療數據,提升醫療效率。
▲劉士遠、梁長虹、盧洪洲等專家學者進行分享與探討
當前,隨著我國科研和智能制造實力增強,國產醫療影像在前沿技術的助力下也在加速前進、不斷突破。論壇上,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長征醫院劉士遠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候任會長、廣東省人民醫院梁長虹教授,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成官迅教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主任鄭海榮等專家學者圍繞醫學影像,從不同角度和切入點分享與探討醫學影像領域的創新路徑。此外,深圳市首屆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組長、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教授介紹了新冠病毒的科學防治與體系建設。作為我國醫療影像設備的龍頭企業負責人,譚國陞博士在論壇最后介紹了聯影醫療的創新發展規劃。